自由球員寒冬 勞資和平可能告終 - 棒球

By Daph Bay
at 2019-02-17T19:23
at 2019-02-17T19:23
Table of Contents
1. 新聞來源:
TSNA
2. 新聞標題:
自由球員寒冬 勞資和平可能告終
3. 新聞內容:
作者:賴意文 ‧ 2019年02月17日 16:50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834/44101677712_88cf999f5d_c.jpg
Bryce Harper。(資料照。駐美特派王啟恩/華盛頓攝)
大聯盟春訓已經開始,但還是有許多自由球員尚未簽約,許多球員罕見地公開針對這種情
況發聲,讓人好奇美國職棒大聯盟經過長期勞資和平後,下次勞資談判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
自從1994到95年的罷工後,大聯盟勞資雙方已有近24年的勞資和平。但近2年自由球員市
場陷入寒冬,今年甚至最受矚目的2大球星Bryce Harper與Manny Machado直到2月17日本
文截稿為止都尚未簽約,這樣的情況並不尋常。已經引起許多資深球員公開質疑,認為球
隊不積極補強寧願擺爛,導致自由球員制度遭到破壞的球員或許不在少數。
當前的狀況可能與1985年到87年之間大聯盟球團共謀壓低自由球員薪資甚至不簽自由球員
稍有不同,這2年各球團間可能有一致的考量,但或許沒有共謀,只是因為目前的環境與
制度讓他們發現,在自由球員市場上灑錢不見得是最有效的做法,甚至「擺爛」(
tanking)反而可能是更有利的策略。
為何如此呢?從制度上看競爭平衡稅(即豪華稅)是主要原因之一,當以往花錢不手軟的
紐約洋基都公開表示要設法將薪資總額壓在繳稅門檻以下時就知道,這個制度的演進到現
在,超過門檻有更為嚴厲的懲處,除了更沈重的稅賦外甚至有可能受到選秀權的處罰,確
實影響了不少球隊花錢的意願。
有不少大聯盟球隊願意花錢簽球員,甚至願意花略高於實際價值的前簽球員。但是在現在
的競爭平衡稅制度下,花錢簽球員的結果是可能要花更多錢在不是幫助自己球隊反而資助
對手上,他們在花錢時當然會更謹慎小心。
選秀制度乃至於國際球員簽約制度的改變也是球隊可能無須依賴在自由球員市場花大錢的
原因之一。2012年起,規則四業餘球員選秀禁止再開出大聯盟合約,選秀與國際球員簽約
金總額都有所限制,這使得大聯盟球隊在新人簽約的花費大大減少。
當然制度只是一部分原因。綜觀大聯盟歷史,競爭平衡一直是聯盟試圖達成的目標,重大
制度改革幾乎都朝著讓球團不能花錢買勝利的方向前進。只是以往不管聯盟怎麼限制,大
聯盟球隊為了贏球總是找得到繼續花更多錢的方法,現在卻有所不同。
首先是有不止1支球隊展示出省錢又能贏球的策略。在坦帕灣光芒在美聯東區力抗豪門出
線晉級季後賽、匹茲堡海盜重建終結季後賽荒這些例子之後,芝加哥小熊與休士頓太空人
都是徹底拆散重建最終奪下世界大賽冠軍的典範。就算不見得每支球隊都能做到,但已有
前例可循,再不濟也可以拿來當作藉口。
此外,贏球不再是球隊賺錢的主要因素。門票收入是受到贏球影響最大的球隊收入來源之
一,但現在大聯盟球隊有比過去更多的收入來源,新媒體、轉播權利金這些收入來源受到
單一球隊短期戰績的影響非常小,可能使得球隊更敢承受數年戰績不佳的重建期,等待以
較低廉代價取得的新秀成長而不用貿然大量簽下自由球員。
這些制度與環境誘因,都是近年球隊可能採取與過往不同的建軍策略的原因,而從這個冬
天許多球員公開發表的意見來看,這將會是現行大聯盟勞資團體協約在2021年球季到期前
雙方協商續約時球員會著眼的重點。
但聯盟方一直不認為這2年自由球員市場有問題,先前也拿出數據指出簽約球員比例與
2015、2016年差不多,主席Rob Manfred過去也曾公開表示不認為球隊有擺爛的問題,針
對邁阿密馬林魚拋售主力球員的做法也說這是已經證明有效的建軍策略,顯然與球員的看
法有不小的差距。屆時勞資談判中聯盟、球隊方若堅持這樣的看法,不同意球員認為原制
度需要改革、或新增球隊維持戰績的誘因的看法,那麼球員罷工是非常有可能出現的結果
。
但仔細審視,這些勞資團體協約中制度的改變,也是這10餘年來球員工會一點一滴做出讓
步的,尤其是競爭平衡稅的部分。1994年那場罷工,就是因為球員拒絕讓聯盟對球隊的花
費做出限制,結果卻在之後幾次的勞資談判讓原本的軟薪資上限逐漸變得越來越硬,讓球
隊感受到花錢的壓力。而限制選秀、國際球員簽約金甚至可能是球員認同的,造成了這樣
的結果。
這讓人不禁好奇工會到底為了在談判中取得什麼樣的利益,而願意以競爭平衡稅的讓步做
為代價,或者工會內部的經濟學家是否對於這些改變可能造成的結果有所誤判,導致可能
難以逆轉的局面,這些問題的重要性跟未來制度需要如何改革同樣重要。如果他們認為目
前的狀況是錯誤的,那麼除了制度改革之外,未來需要做出更好的判斷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
4. 新聞連結:
http://www.tsna.com.tw/tw/news/show.php?num=25206
5. 備註:
距離大聯盟上場罷工已隔了25年,1994年因為罷工沒有舉行季後賽。
--
TSNA
2. 新聞標題:
自由球員寒冬 勞資和平可能告終
3. 新聞內容:
作者:賴意文 ‧ 2019年02月17日 16:50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834/44101677712_88cf999f5d_c.jpg

大聯盟春訓已經開始,但還是有許多自由球員尚未簽約,許多球員罕見地公開針對這種情
況發聲,讓人好奇美國職棒大聯盟經過長期勞資和平後,下次勞資談判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
自從1994到95年的罷工後,大聯盟勞資雙方已有近24年的勞資和平。但近2年自由球員市
場陷入寒冬,今年甚至最受矚目的2大球星Bryce Harper與Manny Machado直到2月17日本
文截稿為止都尚未簽約,這樣的情況並不尋常。已經引起許多資深球員公開質疑,認為球
隊不積極補強寧願擺爛,導致自由球員制度遭到破壞的球員或許不在少數。
當前的狀況可能與1985年到87年之間大聯盟球團共謀壓低自由球員薪資甚至不簽自由球員
稍有不同,這2年各球團間可能有一致的考量,但或許沒有共謀,只是因為目前的環境與
制度讓他們發現,在自由球員市場上灑錢不見得是最有效的做法,甚至「擺爛」(
tanking)反而可能是更有利的策略。
為何如此呢?從制度上看競爭平衡稅(即豪華稅)是主要原因之一,當以往花錢不手軟的
紐約洋基都公開表示要設法將薪資總額壓在繳稅門檻以下時就知道,這個制度的演進到現
在,超過門檻有更為嚴厲的懲處,除了更沈重的稅賦外甚至有可能受到選秀權的處罰,確
實影響了不少球隊花錢的意願。
有不少大聯盟球隊願意花錢簽球員,甚至願意花略高於實際價值的前簽球員。但是在現在
的競爭平衡稅制度下,花錢簽球員的結果是可能要花更多錢在不是幫助自己球隊反而資助
對手上,他們在花錢時當然會更謹慎小心。
選秀制度乃至於國際球員簽約制度的改變也是球隊可能無須依賴在自由球員市場花大錢的
原因之一。2012年起,規則四業餘球員選秀禁止再開出大聯盟合約,選秀與國際球員簽約
金總額都有所限制,這使得大聯盟球隊在新人簽約的花費大大減少。
當然制度只是一部分原因。綜觀大聯盟歷史,競爭平衡一直是聯盟試圖達成的目標,重大
制度改革幾乎都朝著讓球團不能花錢買勝利的方向前進。只是以往不管聯盟怎麼限制,大
聯盟球隊為了贏球總是找得到繼續花更多錢的方法,現在卻有所不同。
首先是有不止1支球隊展示出省錢又能贏球的策略。在坦帕灣光芒在美聯東區力抗豪門出
線晉級季後賽、匹茲堡海盜重建終結季後賽荒這些例子之後,芝加哥小熊與休士頓太空人
都是徹底拆散重建最終奪下世界大賽冠軍的典範。就算不見得每支球隊都能做到,但已有
前例可循,再不濟也可以拿來當作藉口。
此外,贏球不再是球隊賺錢的主要因素。門票收入是受到贏球影響最大的球隊收入來源之
一,但現在大聯盟球隊有比過去更多的收入來源,新媒體、轉播權利金這些收入來源受到
單一球隊短期戰績的影響非常小,可能使得球隊更敢承受數年戰績不佳的重建期,等待以
較低廉代價取得的新秀成長而不用貿然大量簽下自由球員。
這些制度與環境誘因,都是近年球隊可能採取與過往不同的建軍策略的原因,而從這個冬
天許多球員公開發表的意見來看,這將會是現行大聯盟勞資團體協約在2021年球季到期前
雙方協商續約時球員會著眼的重點。
但聯盟方一直不認為這2年自由球員市場有問題,先前也拿出數據指出簽約球員比例與
2015、2016年差不多,主席Rob Manfred過去也曾公開表示不認為球隊有擺爛的問題,針
對邁阿密馬林魚拋售主力球員的做法也說這是已經證明有效的建軍策略,顯然與球員的看
法有不小的差距。屆時勞資談判中聯盟、球隊方若堅持這樣的看法,不同意球員認為原制
度需要改革、或新增球隊維持戰績的誘因的看法,那麼球員罷工是非常有可能出現的結果
。
但仔細審視,這些勞資團體協約中制度的改變,也是這10餘年來球員工會一點一滴做出讓
步的,尤其是競爭平衡稅的部分。1994年那場罷工,就是因為球員拒絕讓聯盟對球隊的花
費做出限制,結果卻在之後幾次的勞資談判讓原本的軟薪資上限逐漸變得越來越硬,讓球
隊感受到花錢的壓力。而限制選秀、國際球員簽約金甚至可能是球員認同的,造成了這樣
的結果。
這讓人不禁好奇工會到底為了在談判中取得什麼樣的利益,而願意以競爭平衡稅的讓步做
為代價,或者工會內部的經濟學家是否對於這些改變可能造成的結果有所誤判,導致可能
難以逆轉的局面,這些問題的重要性跟未來制度需要如何改革同樣重要。如果他們認為目
前的狀況是錯誤的,那麼除了制度改革之外,未來需要做出更好的判斷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
4. 新聞連結:
http://www.tsna.com.tw/tw/news/show.php?num=25206
5. 備註:
距離大聯盟上場罷工已隔了25年,1994年因為罷工沒有舉行季後賽。
--
Tags:
棒球
All Comments

By Eartha
at 2019-02-18T14:43
at 2019-02-18T14:43

By Poppy
at 2019-02-18T16:19
at 2019-02-18T16:19
Related Posts
扛4棒沒差 王柏融:總是要上去打擊

By Kumar
at 2019-02-17T19:13
at 2019-02-17T19:13
王建民vs台南一心愛心會 慈善電影見面會

By Lydia
at 2019-02-17T18:42
at 2019-02-17T18:42
40歲要再突破 高國慶:證明棒球能打到50歲

By Candice
at 2019-02-17T18:40
at 2019-02-17T18:40
扛4棒沒差 王柏融:總是要上去打擊

By Heather
at 2019-02-17T18:14
at 2019-02-17T18:14
第5隊動起來 中職秘書長馮勝賢周四正式

By Puput
at 2019-02-17T17:59
at 2019-02-17T17:59